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类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始做设计。通常,我们在数码领域,会把用户按两种方式分类。
首先是购买决策类型。
• 外观用户,也就是颜值导向的用户。
• 品牌用户,在购买决策的时候品牌信任度最强,优先购买认可的品牌,或者需要是品牌产品。
• 功能型用户,通常也是性价比用户,在意功能导向,希望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多的功能。
• 口碑型用户,看中别人的推荐,口碑和评价是其主要的决策依据。
以下四种颜色作为决策逻辑的区分。以下是案例:
屏幕显示效果很好诶
我喜欢的Idol代言的
这个手机也太火了吧
天呐! 自拍效果太好看了
拍照效果也太强了吧
居然是和XX品牌联名的
我只买这个价钱的手机
我一可用这个品牌
我只看重这个功能
我习惯了这个系统
就要打游戏快
别浪费我时间
朅伐惠? 行, 就这个
官网买好像更便宜
这个功能对比起来还不错
配置好像差不多
拍照是这个品牌还是那个好?
好贵, 朅点心动
降价好像挺不错的
有赠品, 好像挺划得来
现在在做活动, 最划得来
懒得挑, 随便选了
小红书都说它好
你说买什么就买什么
XXX推荐的哦
😊 注意:不同的场景和品类中,用户各个决策导向占比是会变化的
下图是我们对已有产品的用户占比分析的展示。


这就是一个页面的占比的大致构架。

错误的做法我们非常常见:
• 过多强调功能,强调性能的先进性,然后访客占比较高的是女性。
• 过多的调颜值和服务,但事实是以直男为主的用户。
• 价格较低的青春款,强调高品质和服务的白领为主的用户。
各种错误的示例非常多,做设计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好的案例和竞品是这么做,直接拿来主义的使用。而不研究清楚你的目标、受众是怎样的。
😊 我们需要做到的是:产品定位+目标受众,和信息结构与用户动线的绝对匹配!
-
外观第一,不管怎么样,先把最漂亮精致的外观放在前面。
-
其次是信任第二,也就是把品牌认证,实力,安全认证这些作为第二优先级。
-
功能第三,看详情就是奔着这个来的,所以展示功能非常重要。男性用户为主的话,建议放大参数,和核心文字。女性的话,重点更讲解决方案,场景,代言人这种。
-
最后,参数和一些其他扩展阅读放在最后面。
下面是一个案例图示
😊 有了用户优先级以后,详情页的前2-3屏以内,外观、信任、功能、口碑都必须都要有。
来访问你的页面的用户是一定有多种的,虽然有倾向性,但是还是一定要给各类用户都有喜欢的内容。
后面的体验原则,会更好的说明这一点,尤其是用户是如何浏览页面的。
面对网页,人们只有在对内容真正感兴趣的时候,才会逐字阅读。他们通常会快速地略读(尼尔森),寻找页面中突出的关键词、有用的标题、简短的段落,和易于扫视的列表。因为急着要找到他们想找的特定信息,他们会跳过跟自己无关的内容。
-
用户阅读方式: 用户在网页上通常不会逐字阅读,而是通过扫描页面来获取信息。他们会挑选出个别的单词和句子,快速浏览以寻找相关内容。这种行为使得用户对网页的阅读效率提高,但也意味着许多内容可能被忽略。
-
扫描行为的稳定性: 根据过去13年的眼动追踪研究,用户的基本扫描行为保持稳定,尽管网页设计不断变化。用户倾向于快速浏览页面,寻找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信息。
-
阅读时间限制: 在平均的网页访问中,用户通常只能阅读最多28%的文字,实际上更可能只阅读20%。这表明,用户的注意力有限,网页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在短时间内传达关键信息。
-
内容聚焦与实际阅读: 当网页内容能够帮助用户集中注意力在感兴趣的部分时,用户可能会从扫描转变为实际阅读。这种转变需要良好的内容布局和设计,以引导用户的注意力。
用户的阅读少到什么程度?
-
2013 年,数据分析机构 Chartbeat 研究了 Slate 以及其他一些网站,发现大多数访客只滚动了文章页的 50%-60%。更有意思的是,分享行为和页面滚动之间似乎没有关联性——即使还没开始读,人们也会很乐意分享你的文章。《You Won’t Finish This Article》
-
浏览大量在线内容时形成的扫视、略读行为,甚至影响了我们对小说以及其他长篇幅印刷文字的阅读和理解方式。《Serious reading takes a hit from online scanning and skimming, researchers say》
-
Jakob Nielsen 2008 年的眼动追踪研究表明,网页上只有平均不到 20% 的文字被真正地阅读。
-
在另一项可用性测试中,Nielsen 测试了不同的网页文案风格。简洁、易于扫视和客观的文案让可用性提高了124%。
-
Gerry McGovern 在一项可用性研究中发现,一则信息摆放在页面上不易扫视的位置,结果 15 位用户中只有 1 位能够找到。
-
Steve Krug 在《Don’t Make Me Think》一书中称,关于网站用户的最重要的真相之一,就是他们不阅读,他们只会扫着看。


非常多的产品经理或者需求方,都喜欢把所有内容都全部放在第一屏,生怕别人看不到。认为第一屏之后的内容就不会有人看了。 在九十年代中期人们还不习惯滚动页面,但如今滚动页面绝对是很自然的事情。对于连续且篇幅很长的内容,比如一篇文章或一个教程,页面滚动的可用性甚至比分页显示更好。 所以不必把所有的内容都挤到主页的顶部或第一屏。不过为了确保人们会滚动,你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并且要让你的内容可以持续地吸引访问者读下去。同时要记住,第一屏的内容仍然会得到最多的注意力,而且当用户在考虑你的页面是否值得一看的时候,它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的用户习惯已经非常的习惯滚动。尼尔森的研究表明超过90%的用户会在进入页面后发生滚动。 后面的内容滚动多少和你的设计息息相关。

为了使用户继续往下滚动需要遵循3个原则:
1、避免完整性错觉
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什么事完整性错觉——Nielsen Norman Group:什么是网页设计中的完整性错觉,如何避免?https://www.jianshu.com/p/73223d86fb7a
设计中一定不要画面铺满屏幕而没有任何指示,实际上指示不如一开始就漏出要滚动的内容。关于滚动设计,本文末尾有相关研究。
2、避免重复错觉
当你的后续的内容,毫无变化且结构一模一样时,用户会很快建立认知,你后面都是这样,没什么好看的了。所以设计师长页面时,一定要出现巧妙的一些变化,不管是结构还是内容本身。最好,在恰当的滚动悬崖处增加兴趣的内。
3、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内容结构吸引用户,在断崖处及时放置好的内容。
如下图所示,内容下跌的非常明显。

因此现在数码页面公式是:第一屏图(外观+价格+核心卖点)+第二屏-第三屏(主要卖点与核心外观)+后续几屏(大标题+参数+外观)。这样的结构基本能很快稳住滚动的下跌。 数码类产品往往都是看中功能性价比和外观为主,上面这个结构非常有效。

你需要依据自己的产品来构建你的滚动策略。
-
KSP用户会停留并阅读;
-
参数会是重点停留区域,如5000mAh容量,100W快充,256GB超大内存;
-
颜色切换选择会让大部分用户停留,并点击切换;
-
重点关心的外观,如皮质的细节,镜头模组会让用户额外有兴趣;
-
展示产品的界面部分,用户会仔细看界面——他想知道里面的功能操作细节;
-
信任和真实的内容会更好;

-
客观的事实和观察,比主观的表述更加重要
-
能够看到热力图和操作录屏是最佳的
-
对用户进行前期的类别判定
-
尝试点击了哪里,做了什么操作?
-
他的滚动速度是怎样的?
-
他是怎么阅读的?哪些信息进行了停留
-
他把哪些信息操作了
-
是不是顺利的完成操作
-
让他描述下这个详情讲了什么

在ONEPLUS 7 Pro,是一款完整对称,无打孔的全面屏手机。我们想表达手机的完整美学,一种完美的比例和身体的性感。




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考虑转化漏斗+用户旅程,这样的设计才能兼顾用户体验和业务目标。
我们需要优秀的用户旅程,这个旅程和业务模块高度挂钩,和商业目标贴合,也描述了用户体验和用户目标。
任何项目都会是用户旅程的一环,你解决哪个阶段的问题?会提升哪个商业指标?预估改进什么样的用户体验?设计并不是盲目的设计,而是有依据的设计。
只有保持高效的沟通,才能不断的优化并解决问题。
- 和业务方保持沟通,以知晓是否满足转化漏斗,满足业务目标,扫除信息迷雾;
- 经常和其他设计师保持沟通和让人批评,避免思维盲区;
- 让其他人员经常来看一遍,随时保持“可用性测试”的状态;
客观的、解决问题、更好的用户体验才是我们的追求,保持对设计的持续开放态度,你会有越来越优秀的设计水平。

以下是用户印象描点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