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信息
ShenZhen
Colin.w@aliyun.com
Ph: 18688414288
Back

全方位设计共创:HeyTap Store的设计

哈哈哈,henmei

全方位设计共创冲刺:HeyTap Store的设计

OPPO的高层决定要做欢太商城,国内版本直接将OPPO商城改名为欢太商城,并直接上架OnePlus和Realme的产品。而海外,并没有OPPO商城直接可以改名。因此,需要让我们海外商城UED快速设计一款HeyTap的APP,通过评审后开发,最好在11月上线,现在是9月底10月初。

我们在一周内设计3个HeyTap Store的设计稿,探索可能的方向,快速进行验证设计。国庆节是必须要加班赶稿的了。


大家知道,为了将一个事情做好,我们需要反复的实践各种可能性,找到最好的办法。设计同样也是如此,进行多个方案的尝试,反复的探索,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哪条路。

在现在的互联网行业,大家都信奉敏捷,大家比谁更快,都是先上线再说。至于好不好,先有了在改进。

对于设计师来说,好的作品需要打磨,做最大化的设计,做各种验证探索,保障用户体验的最佳。

那么,这必然和现在的先上线再说的模式,必然就是冲突的。

比如现在的欢太商城,一切为了先有再说,于是国内会直接OPPO商城改名为欢太商城。海外直接新做一个欢太商城——英文名称为HeyTap Store,是一个需要融合OPPO 、OnePlus、realme + 第三方数码周边的综合电商平台。于是,欢太商城:OPPO、OnePlus、realme的官方商城,而且,三家品牌色是红黄绿。

不管怎么说,从上至下的决定就是要快速。那么我们努力。

Cover-Heytap%20store

一、保障一个设计周期

为了保障最后的体验和设计品质,无论如何,必须要保障一个设计周期,这是底线。什么才是合理的设计周期? 

· 基础调查:当地市场人文/习俗/社会状况/互联网状态 ;

· 使用者访谈:该类型产品问题当前的解决方法、使用感受、机会点,关键词总结;

· 视觉设计方向探索:商业目标 – 设计目标 – 情绪版 –  飞机稿 – 方向定稿 – 设计语言凝练 – 设计稿用户验证;

· 用户旅程到信息构架:用户旅程 – 用户操作流程 – 整体信息构架 – 页面内容构架;

· Demo验证:用户/专家验证 – 改进;

· DSM和实施:组件化设计稿;

通过一个完整的设计周期,我们才能保证设计稿是没有明显缺点的,或许还有很多不足,或许不够完美,但是肯定没有致命的缺陷存在。

视觉上,或许未能实现情绪化和高品牌调性的设计,但起码符合用户审美;

交互上,或许没有重大亮点与创新,但是符合用户路线和预期,没有体验槽点;

另外,通过DSM的方法设计,能够快速复用和改进。

我们强调一个设计周期,依据项目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每个节点都做到很完美,比如用户验证,我们可以通过内部招募完成,以达到交付时间。如早期测试,可以通过人力叠加+咨询商+下载/购买现有报告完成大量工作。

整个周期,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高效协作。

二、用户访谈与设计方向

我们先看一下整个最终方案的目录,整个目录描述了整个设计的过程。通过完整的设计周期,基本能够做到趋近于完整的方案。

在开始做视觉方案前,必须要确保设计稿是正确的,方向错误,再多努力都白费。

这里思考的是,我们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所有的产品,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用户,因此一定一定一定需要去了解用户的想法。

用户访谈

 设计开始前的第一件事情,是先找寻目标市场的一些用户进行访谈。我们大概需要了解如下目标,这些都是进行视觉风格设计时所必须要的。

· Heytap在海外目标人群中的意思和意义,看到这个词会有什么感觉 —>  提取设计关键词和设定APP形象;

· 目标市场人群的审美偏好   —>   APP的审美需要往哪种方向上做  ;

· 他们所认为的好的APP    —>   这中间有很多设计是可以值得借鉴的,了解到如何才是一个好的APP

· 为什么他们会信任一个APP    —>   转化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足够的信任(参考我们的用户旅程)


设计方向

HeyTap用户印象

东南亚用户审美倾向

哪些影响信任的建立

设计关键词

三、冲刺共创的三个设计稿

共创过程

后续有机会写下我所坚持反复使用的共创冲刺过程,现在可以看下脑图。
总体上,一直符合我的逻辑路线是:获取用户认知,信息构架设计+进行视觉冲刺共创;
视觉设计进行冲刺共创是本文的重心,几个核心点一定要注意:
1、锁定人员座在一起,屏蔽其他工作干扰。
2、最小单位的过稿,即使是半成品状态也要过稿,大胆的讲出每个参与设计师的想法,这样才能最有效推进进度+保持思维高速专注。

3、无限制发散 -> 目标收紧设计稿的过程,反复的去回归最初始设定的形象,一定不要偏离。

设计飞机稿

每份设计稿放3-4张最终产出物总结里面的稿。

四、结语

由此,我们通过科学客观合理的设计方式,基本扫除盲点,完成了一个合格可用的APP,设计周期满足在整个项目预计周期以内。

设计的协作是大势所趋,所以我反复的在思考更好的进行设计协作,并且探索实施更多的协作设计方法。

在设计稿上,关键要解决的是2个点,1是需要明确的设计稿结构:设计稿有哪些部分,如何分工,统一的设计表现形式是什么;2是设计标记:如何知道你改进了哪些版本,有哪些更新,视觉设计师如何知道交互稿改了哪些部分。

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足够的开放、包容、直面不足,设计不是凭借个人喜好,而是反复的去如何符合最初始的调研、品牌气质、关键词、设计目标。

实际上,该项目还有大量的遗留,比如更符合Fun,体现快乐的情绪。

在最后的验证上,给我们反馈最多的关键词是Classic,哭死,后面还开会沟通过要如何实现关键词“Fun/Open/Attractive ”,从设计量化来看,我们得到了不错的用户评分:4.2/5;

Colin

本网站针对PC端设计,移动端请不要访问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