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些工具
一、动效工具:Principle
用途:动效制作,可用于APP内的 复杂元素切换、转场与其他动效。
注意事项:下一页的元素必须在上一页准备好。注意使用时间轴的时间差与曲线。下图是界面图:
可输出:gif、mov,输入大小质量可选,最大在于你建的画布大小。
下图是案例:
二、Hype
制作网页和动态效果,功能强大。可用与h5页面、复杂或简单的动效。我用他来做一些元素的动效,比如loading、比如启动页、比如banner动画等;也用来做一些网页,比如简单的产品介绍、app内的需要用web显示的页面,还可以用他来把单个单个的ui界面做成可点击切换的。这是目前我认为的,完整度最高的软件,他可以用来做一个项目,而不是某一个单一的东西。
注意事项:
1、做好适配布局;
2、做网站以及h5页面,略微复杂加载速度会很慢。
3、做网站只能是静态的,不能有后台,不能二次编码修改。
下面是视频演示的网站案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65WC0Fuxzc/
三、原型软件:墨刀
简单、直观、高效。可以完成UI外观、app页面交互、以及一些简单动效,多花时间精力也可以做出高度仿真的APP。
具体干嘛:
1、制作原型;
2、利用PS配合制作界面;
3、UED团队保持原型沟通,修改同一份原型,持续改进产品;
4、产品交互和细节定型后,可以复制一份到开发团队,共享给工程师,可以高效沟通产品,如页面交互、逻辑、展示内容、色值、位置等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78rcduBc0/
上面的视频是一个比较草的原型,墨刀制作。在此说明下墨刀能做成什么样子。
下图是演示原型,可以点击查看交互,因为多次复制的缘故,可能一些链接并不完整。
下图界面均为墨刀制作,当然也有PSD的版本,前文有UI Kit下载的,可以自行去下载。
注意事项:
1、制作过程中,按照UI标准制作,给出位置、色值、大小尺寸;(可以直接给前端查看,实现免标注)
2、注意状态和页面;
3、注意链接完整性;
4、注意一些内容表述细节;
5、建议下载客户端使用
6、管理好产品,归档、版本、团队等。
四、高效Photoshop
1、使用Adobe Creative Cloud(创意云)
下图就是Adobe Creative Cloud;好处很多,装一个等于安装Adobe全家桶,再也不用费心费力的去找下载源了。
Adobe Creative Cloud下载链接(mac):http://pan.b
安装开始后保证网络顺畅。安装完成后请登录adobe账号,没有就去注册,后面有很多的用途。安装软件,点击试用对应的,等待下载安装即可,更新点击更新即可。
需要破解的,你之前怎么破解,更新或下载后,依旧用此前的方法破解。
Photoshop CC 2015对ui有很多支持,按command(ctrl)键,用光标查看元素的尺寸与距离,和ai类似的多画布支持。注意使用云和库,可以帮你寻找丢失的字体,管理素材等等……更多功能自己去发掘。
上传到库以后,Adobe全家都可以调用里面的元素:字体、颜色、图层样式、制作的通用素材等等(上图第三个),是不是非常强大?
上图是PS更新之后的界面,已经非常不同了,更加的方便。
2、使用其他插件
切片:Cutterman
标注:Parker
其他切片与标注工具:像素大厨/标你妹啊
icon制作:IconTemplate
参考线:GuideGuide 这个我知道很多人下载不到了,附链接:http://pan.baidu.com/s/1bsyjU2 提取84nd
安装方法: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9f7e7ec0bcf3b76f28155404.html
色彩管理:Colorkit
色轮工具:Colorus
黄金比例:GoldenCurve
头像插件:avatar
说明:
1、使用PS时,尽量使用矢量绘制,如需位图,保证最大情况下清晰且转化为智能图层。素材图层太多时转化为智能图层;
2、最高效率为使用375*667px(像素)/pt(点)进行设计,保证对象为矢量或智能图层,可正常输出无误;
3、APP内的icon建议用AI绘制,或下载.ai、.eps格式后用AI修改绘制,下载建议在iconfont.cn;(ai文件复制直接粘贴在ps中做智能图层使用)
4、一套APP的色值,请用色彩工具做好管理;
5、标注与切片时,请设置好单位与当前基准;
6、如设计中不想制作头像或假内容,可使用相应插件生成。
适配:
ios使用单位为pt,同时有@1x、@2x、@3x等;
android为sp/dp,有hdpi、xhdpi、xxhdpi、xxxhdpi等。
因此,在设计稿件中,我们使用的单位为pt(点),ppi为72;在iphone6尺寸,即750*1334px的情况下,经过转化:12sp=24px=24pt。
经过计算,iphone6与xhdpi有5%的物理尺寸差异;iphone6plus与xxhdpi相同。在此,我们将5%的差异忽略。
那么适配方案为:在物理尺寸标注的情况下:@2x=xhdpi=@3x=xxhdpi;
故,除@1x需要额外考虑,我们设计基于375pt*667pt为尺寸进行,适配全平台。
关于@1x的适配,设计时不需要考虑高度,只要考虑好宽度的适应。保证所有元素能够在宽度320的情况下排列合适即可。
讲讲工作流
请等待本宝更新吧~